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掏空家底-《国潮1980》
第(1/3)页
对于共和国来说,1990年受人瞩目的大事,固然发生了不少。
但最有群众基础,最能激发老百姓热情,牢牢把五十六个民族的心凝聚在一起的,却无疑只有一件大事。
那就是当年九月份,要在京城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
这届亚运会啊,意义太不一般了。
此前,共和国仅作为普通成员参与亚运会。
而此次承办,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标识着我国已经正式迈入亚洲顶级体育赛事承办行列。
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比赛,更像是一整个国家、一整个民族共同完成的一次盛大亮相。
尤其这届的承办资格,还是京城和日本广岛硬碰硬抢过来的,就更令人倍感期待和激动。
所以为了把这届亚运会办成一届能给全体国民长脸的盛会,京城市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也是不惜掏光家底,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筹备过程历时六年,涉及新建和改建场馆八十多个、亚运村建设等大型工程。
赛事共设27个运动项目、308个小项,参赛国家和地区达36个,可谓规模空前。
所以别看目前时间才进入五月份,距离亚运会正式召开还有好几个月呢。
但随着因为对这件事的重视,京城市委在五月初召开工作会议,已经正式传达中央对亚运会筹备工作的重要指示,让整个京城提前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亚运会骚动不止了。
手持金牌做奔跑状的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将体育热潮带进了大街小巷,满大街都是亚运宣传曲《亚洲雄风》的声音和支持亚运的横幅。
摇呼啦圈的大爷大妈和小屁孩们玩儿的不亦乐乎,彻底取代了那些原本占据街头的霹雳舞者和马路歌手。
京城几乎所有三星级的酒店都接到了相关的接待任务,外语培训和亚运标语成为了酒店行业的考核目标。
大中小学校开始为了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选拔优秀学生,准备集训。
交警开始严查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就连街道大妈都开始重提“五讲四美”,严抓随地吐痰和乱扔烟头的肇事者了。
尤其伴随着京城五洲大酒店竣工……
京城民航营业大厦竣工……
京城国际会议大厦启用……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竣工……
这一个个与亚运会有关的重大项目完工的喜讯依次被各路媒体披露出来,全国人们的精神状况彻底被点燃了骄傲和自信。
可以说现在京城就像响了一声发令枪似的,几乎各行各业,各个政府部门,以及各基层组织,都在为了即将到来的亚运会而加倍忙碌起来了。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这样豪迈的口号或许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夸张。
但此时的京城,真真切切就是这么个氛围,为了办好它,大家伙儿绝对掏心掏肺。
以至于在媒体揭示,本届亚运会还存在着一定的的财政窟窿后,一场自发的、轰轰烈烈的捐款热潮也在这个时候迅速燃起,并且席卷了全国!
于是全国各地,从小学生开始,都把舍不得花的零用钱、买冰棍的钱、存了很久的硬币,认认真真地塞进了各个学校的捐款箱。
老师们说捐给亚运,为国家做贡献,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
工人们,无论是国营工厂还是刚起步的私营企业员工,哪怕工资不高,也会拿出几块、几十块捐出去。
做生意的个体户们更是慷慨解囊,不少人都拿出了相当可观的一笔钱。
文艺界也没闲着。
有不少歌手、演员,为了支持亚运,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好多场大型的慈善义演,然后把收入捐给了亚组委。
那种“掏空家底”、“砸锅卖铁也要支持”的劲头,是这个年代人们朴素又炽热的爱国情怀最真实的写照。
而如此一来,也就愈发彰显出宁卫民携巨款衣锦归乡的实际意义。
虽然说,无论是其就职的皮尔卡顿华夏公司,还是他名下的云裳服装公司,又或是与人合作的姜饼人快餐,都已经提前捐款捐物,成了本届亚运会的赞助商。
其实在这些公司的踊跃出钱出力的帮扶下,已经大大的改善了本届亚运会的承办状况,让这个时空的亚运会远不像原有历史中感到处处捉襟见肘。
但话说回来了,谁家办事儿不是手里的活钱越多越好啊,谁不是钱越富裕越能办出彩儿来啊。
所以无论怎么说,宁卫民把他从日本搞回来的钱用在现在的京城,都是恰逢其时,雪中送炭。
第(1/3)页